主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资讯

商标丨"MIU MIU"惨遭多方山寨,发起维权行动却以失败告终!

    Miu Miu,这个曾被视作「冷门轻奢实验品」的品牌,早就以“现象级黑马”之姿,成功蜕变为了备受追捧的消费流行符号。而近日,The Fashion Law 曝光了一则关于“Miu Miu”的商标纠纷案件,备受大家关注。

    据了解, Miu Miu诞生于1993年的意大利米兰 ,名字源于Prada第三代继承人Miuccia Prada的昵称,作为Prada的副线品牌,它从创立之初便被赋予了独特使命——以更年轻跳脱的姿态,开拓全新时尚版图。

2025-05-15_141450.jpg

    Miu Miu风格自成一派,它倾向于活泼、多彩且前卫, 在秀场与单品中,能看到甜美少女元素与叛逆先锋设计的奇妙融合。比如,大量运用蕾丝、蝴蝶结、碎花等元素,营造出浓郁少女氛围,仿佛将春日花园穿在身上;同时又会通过不规则剪裁、个性拼接、大胆撞色,展现出反传统的叛逆态度 。这种矛盾又和谐的组合,塑造出既天真烂漫又独立自主的女性形象,让每一位穿上Miu Miu的女性,都能自信释放出内心的多面魅力。

    然而,作为Prada 集团旗下知名品牌“Miu Miu”却在阻止中国台湾地区注册的 “JIU JIU” 商标行动中遭遇挫败。

2025-05-15_141526.jpg

    让我们将时间追溯至2023 年 12 月,作为 Prada 代表的卢森堡公司 Luxembourg Merchant Pride Co., Ltd.,向当地法院提起上诉,指控在台湾省注册的 “JIU JIU” 商标从外观到发音上与 Miu Miu 具有相似性。极有可能导致消费者混淆误认,构成侵权风险。

    Prada 集团称, Miu Miu 的 logo 就是英文名本身,其全球精品店内销售的服装配饰、美妆等各类产品上均有使用,Prada 集团认为两者商标都带有重复和押韵的结构,这种相似性可能会导致 “JIU JIU” 被误认为是 Miu Miu 品牌的 “子商标”,或者被认为与 Miu Miu 相关。

    但台湾Dijia Co.有限公司认为,无论是拼写、发音还是整体印象上两者都有差别,且坚称在 “JIU JIU” 商标在化妆品市场上具有独特性。

2025-05-15_141541.jpg

    随后,在今年3月,中国台湾智慧财产局(TIPO)作出裁定,驳回了Prada的异议请求,认为本地企业蒂嘉公司申请注册的“JIU JIU”商标在视觉与发音上均与“MIU MIU”无混淆可能,因此可注册用于香水、沐浴露、洁面产品等化妆品和个护品类。

    该局认为,尽管两者都有以“-IU”结尾的双音节结构,但首音节“JIU”与“MIU”在发音和视觉上差别明显,普通消费者在合理注意下只要稍加留意,就能清晰辨别两者区别,不会产生误认。

    此外,Prada 所提交的证据大多集中于时尚服饰领域,对于 MIU MIU 在中国台湾个护产品市场的知名度,无法提供充分有力的证明。因此,“JIU JIU” 成功获批在香水、沐浴露等个人护理品类的商标注册。这一判决充分表明,商标判定需综合考量地域市场特性与具体品类情况,即便是国际知名的奢侈品牌,在商标维权过程中也并非能一路畅通无阻。

    此次案件虽告一段落,但关于“ MIU MIU”商标的仿冒案件并不在这一例,比如:“MIN MIN”等相似品牌,正在借助Miu Miu的品牌热度市场销售。

    相较于声称一比一复制的高仿品,这类改变品牌名称的产品被戏称为低仿,但也的确混淆了不少消费者认知。小红书上,关于“MIN MIN是什么牌子”有超过一千条讨论贴文。

2025-05-15_141603.jpg

    尽管拥有奢侈品购买习惯的消费者可能不会混淆MIN MIN与MIU MIU,但是对于刚刚闯入10亿美元俱乐部、正在快速扩张的Miu Miu,这将是其向大众市场渗透影响力过程中的恼人杂音。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查询发现,“minmin”“niuniu”均被申请注册过商标,不过长得特别以假乱真的基本上都被驳回了。

2025-05-15_141621.jpg

    近年来,遭遇多方山寨的也并不止“MIU MIU”一个品牌,比如美国时装品牌 Ralph Lauren 的马球运动员 logo 就被各种山寨商家围追堵截,历经长达八年、打了600场官司,该品牌才在商标侵权纠纷案最终胜诉,多个本地公司被判侵权。

2025-05-15_141638.jpg

    但并不是所有的品牌都这么“幸运”。在现实中,奢侈品牌维权面临着诸多挑战。侵权手段日益复杂多变,维权过程漫长而繁琐,让许多奢侈品们猝不及防,因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当提高品牌保护意识,采取系统性的应对策略,有效保护自身权益,主要可通过以下几点,以便于更好保护品牌:

    1.及时注册商标,在目标市场提前注册核心商标、防御性商标(如联合商标、跨类别商标)完善商标布局,筑建商标护城河,商标注册是品牌保护名称的重要措施之一。

    2.运用投诉及法律诉讼途径打击侵权。

    3.建立品牌监测系统,一旦发现侵权行为(如域名抢注、电商平台仿品),及时通过行政投诉、司法诉讼等途径维权。

    4.积极进行消费者教育与官方渠道引导。

2025-05-15_141651.jpg

    同时,面对“傍名牌”乱象,在此提醒所有企业,合规经营是底线,借鉴商业模式需恪守诚信原则,尊重他人在先权利,避免因商标近似、字号冲突等陷入不正当竞争纠纷。

    综上所述,随着品牌在市场上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品牌方既要拿起法律武器打击侵权行为,也需以品牌自身的精细运营和前瞻布局。让我们共同抵制侵权行为,让真正的品牌价值在良性竞争中熠熠生辉。最后,“MIU MIU”品牌商标纠纷,还会以何种姿态发展呢,我们持续关注。

请保存或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