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information news

主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资讯

行业丨近期各地知识产权新闻动态一览

2025-10-17 16:47:39

江苏

新一轮产业集群“产才对接”活动启动

    近日,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江苏中心(以下简称审协江苏中心)联合举办南京市雨花台区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集群“产才对接”活动。这是江苏新一轮“知识产权助力产业强链”产才对接行动的首场活动。

    会上,省知识产权局、审协江苏中心、雨花台区人民政府三方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同建立“产才对接”常态化联络和服务机制,聚焦雨花台区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和企业实际需求,充分发挥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团队的支撑作用,帮助相关企业加快推进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高价值专利布局,积极防控产业知识产权风险,进一步提升雨花台区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协议还明确了三方在“产才对接”行动中的具体职责。

    会上,产才双方围绕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领域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审协江苏中心专家团队还深入企业,围绕企业知识产权现实需求,开展了“一对一”的现场对接服务。

    江苏省“知识产权助力产业强链”产才对接行动始于2021年,目前已开展了四轮行动,先后遴选并服务了20家在苏全国重点实验室和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的近200家“硬科技”企业,为江苏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知识产权支撑。

重庆

重庆发布《专利申请预审服务规范》地方标准

    近日,重庆市地方标准《专利申请预审服务规范》(DB50/T 1850-2025)由重庆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重庆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牵头起草并正式发布,将于2025年11月15日起实施。

    该标准明确了专利申请预审服务的基本原则、服务保障、服务内容、服务要求及服务管理,为重庆市专利预审工作提供了统一规范的操作指引。标准实施后,将进一步提升专利申请预审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强化知识产权“快保护”能力,有效发挥预审服务对产业创新发展的支撑作用。

    下一步,重庆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将全面推进该标准的贯彻实施,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提高备案主体及专利代理机构对标准的认知,切实增强预审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为重庆市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福建

福建省举办福州市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建设协同推进暨“福文化”知识产权保护街区建设启动活动

    近日,由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指导,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福州市仓山区人民政府主办的福州市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建设协同推进暨“福文化”知识产权保护街区建设启动活动举行。

    活动现场,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与福州市公安局、福州市人民检察院、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福州市委宣传部(版权局)共同签署了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五方协议。现场预发布的AI“数字万事通”终端,将为街区提供便捷的知识产权服务。活动中,地理标志风物志纪念手信和“舌尖知福”地标宴的发布,将知识产权保护融入“福文化”体验;由高校学生组成的志愿者队伍热情体验街区打卡,感受知识产权保护氛围;首批“知识产权法律公益咨询点”的公布,进一步织密了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络。

    下一步,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将继续全力支持福州深化国家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建设,深度挖掘福州地理标志的文化内涵与传承故事,以“福文化”知识产权保护街区建设为契机,推动福州在机制协同、成果转化和文化赋能上持续突破,将知识产权保护深度融入城市发展与文化传承,为知识产权强省建设贡献更多“福州经验”。

青海

青海地理标志产品亮相第十四届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

    10月13日,以“专利转化运用赋能创新发展”为主题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在大连启幕。青海省知识产权局组织相关企业携地理标志产品亮相展会。

    展会期间,青海展区陈列的柴达木枸杞、牦牛肉干等“土特产”引发关注。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到访青海展区,详细了解产品生产流程、技术创新及知识产权保护情况,对当地企业在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和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中的实践成果表示充分肯定。

    此次为青海首次参加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显著提升了青海特色产品的品牌影响力。近年来,青海省知识产权局高度重视商标品牌强省和地理标志兴农工作,围绕优势资源和特色经济,建立《青海省商标(地理标志)精品品牌名录》,制定《青海省地理标志提升行动工作指引》,实施《青海省品牌建设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推动地理标志用标企业较“十三五”末增长超3倍,年产值稳定在300亿元以上,在全国排名靠前。

    下一步,省知识产权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局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持续优化商标品牌培育机制,统筹推进地理标志运用提升,赋能青海省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甘肃

津陇“双五星”专利跨区域转化对接活动举办

    为进一步畅通区域间技术要素流转渠道,深化甘肃、天津东西部协作,促进两地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创新主体专利快速高效转化,近日,津陇“双五星”专利跨区域转化对接活动在天津举办。

    此次活动以“津陇携手,推动高价值专利产业化”为主题,由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天津市知识产权局主办,现场发布了两地“双五星”专利清单,进行了“双五星”专利项目路演,举办了转化对接交流座谈等活动,为两地创新资源共享、产业优势互补搭建了关键桥梁。

    活动中,甘津两地共同发布“双五星”专利清单,兰州大学等5所甘肃高校和天津科技大学等2所天津高校演示优质项目。甘肃省高校、企业代表与天津高校、科研院所及服务机构围绕专利转化运用、知识产权运营能力提升展开深入交流。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集中展示了津陇两地高价值专利成果,实现了甘津高价值专利资源的精准对接,搭建起“政府引导、高校赋能、企业参与、机构服务”的跨区域合作平台,探索出跨区域知识产权协作新模式。下一步,两地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知识产权领域交流协作,推动更多专利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山西

知识产权平行论坛举办

    近日,2025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举行。开幕当天,山西省知识产权局主办知识产权平行论坛。

    此次平行论坛以“强化专利转化运用,赋能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旨在汇聚全球智力资源,为山西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知识产权新动能。

    论坛现场发布了《山西省新能源产业专利转化运用成果汇编》《山西省新能源产业专利导航报告》,深入介绍省新能源产业领域专利转化运用成功案例,系统分析省新能源产业在氢能、光伏等重点领域的技术路线与专利布局,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精准导航。

    此次论坛集聚国内外智库专家、企业代表,相关人士立足山西新能源领域专利产业化实践,阐述专利转化与产业发展的关系、发现和查找从实验室到产业链的堵点和难点,从供给、需求和制度构建等多重视角发表主旨演讲,共同探寻破解之道。

    与会专家表示,山西作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聚焦光伏与氢能,拥有丰富的应用场景和政策支持,应将知识产权作为转型核心要素,实现从煤炭驱动到创新驱动的转变。圆桌讨论环节,来自北京化工大学、山西大学等院校的8位专家分别围绕《从绿色能源转型看专利治理》《深耕专利转化赋能,助力山西低碳发展》等主题进行了现场交流。

辽宁

知识产权护航辽洽会高质量举办

    近日,第六届辽洽会在沈阳举办。辽宁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在省知识产权局的部署下,进驻展会全程开展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

    辽宁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抽调业务骨干组建驻展服务队,为参展企业和观众提供法律咨询、维权援助、纠纷调解、海外纠纷应对指导等“一站式”知识产权公益服务。驻展期间,辽宁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协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深入展区开展巡展工作,发放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宣传册,排查侵权风险点,强化源头保护意识,为辽洽会顺利举办提供有力支撑。

    下一步,辽宁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将不断优化纠纷调解、维权援助指导、海外维权等知识产权服务,为企业创新保驾护航。

天津

天津市开展青少年知识产权教育科普月活动

    近日,“2025年天津市青少年知识产权教育科普月活动”举办。活动由天津市知识产权局组织发起,天津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部门主办。来自各部门相关领导、天津市微山路中学师生等共计80余人参加活动。

    此次活动邀请青少年知识产权教育专家开展了以“打破固定模式,培养创新思维”为核心内容的专题讲座,围绕技术创新与实践展开系统讲解,通过对丰富的真实作品案例进行深度剖析,将抽象的技术设计理念转化为直观的实践成果,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设计与实践的结合要点,了解知识产权相关知识,帮助同学们全面了解创新成果的保护路径,为创意转化为实际成果、创新权益维护提供了实用指导。

    此次科普月活动的开展,向青少年宣传了知识产权知识,激发师生的创新精神,营造了“尊重知识 崇尚创新”的知识产权校园文化。

分享此文章至:
请保存或扫描二维码